斯氏真管螺

Euphaedusa steetzneri   Plisbry
   

  95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壳质稍厚,坚实,不透明,无光泽,呈纺锤形。有13个螺层,各螺层均膨胀,略凸出,前几个螺层增长较快,螺旋部长,呈塔形。壳面呈紫褐色至黄棕褐色,第1—3个螺层表面光滑,其他螺层上有肋状螺纹,在体螺层和倒数第2螺层上有近25条较粗的肋状螺纹,相互间距离较窄。螺层上部较凸出,倒数第二螺层和体螺层内侧面压扁偏斜。壳顶尖,缝合线深。壳口小,大约为壳高的六分之一,呈梨形,口缘呈淡褐色,扩大而外折。上板十分小,边缘下斜不与螺旋板相连,为体螺层长的1/2。下板处于较高的位置,集中于上板,它上升于一宽的螺旋板上。下轴板十分深沉,在壳口不可见,但在内十分粗壮。主襞褶十分短,位于体螺层右侧壳壁上,其下端,在壳口处很难看见。上腭褶和下腭褶十分短小,较平行。闭板十分宽阔,几乎弯曲成半圆形,无槽口或切口。柄部变成细丝状。
标本测量:
壳高13—15.9mm,壳宽2.7mm,壳口高2.2—2.4mm,壳口宽1.8—2.3mm。

生物学

喜阴暗潮湿、多腐殖质的环境。一般生活在山区、丘陵、森林、小溪河边,寺庙附近的灌木丛、草丛中,石块、落叶下,树洞、土石缝隙中,有时也栖息于潮湿多地衣、苔藓的树干、墙壁、岩石上以及多石灰岩地区。甚至在海拔2500—4000m以上的高山山麓均可见到它们的踪迹。常以地衣、苔藓、腐殖质及各种植物幼芽、嫩叶为食。